《華為的冬天》這是華為企業創始人任正非寫的一篇文章,他在華為盛世的時候寫了這一片文章,而這篇文章并不是杞人憂天,而是為了使每一位員工居安思危,更進一步的發展。雖然過去了二十年,這篇文章的許多觀點對研發中心還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俗話說的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更是驗證了這一篇文章對企業的重要性,從小說一個人從大里說一個國家,在平穩安定的生活中,只看見眼前的工作,而不為將來做打算那么它早晚會滅亡。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定要有危機意識。預測將來可能出現的一切風險,為應對這些風險提前做好打算,這樣風險出現的時候才會更好的去應對這些風險,不至于出現被風險打敗這樣的情況。
在這片文章當中有些部分,描述的企業狀況、思考及處理方法,對比現在研發中心的情況針對性極強,這一部分我尤其喜歡;下面談談我對一些文章章節的幾點感受。
“要堅持均衡發展,不斷地強化以流程型和時效型為主導的管理體系的建設,在符合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條件下,不斷優化你的工作,提高貢獻率?!比A為強調建立“流程型和時效型” 為主導的管理體系,個人觀點:流程和時效缺一不可,提出這個觀點的華為已經高速成長十年,業務線多,管理復雜,這個時段提出這兩點非常適合。在研發中心初步發展的現階段,要兼顧流程和時效,一定不要強調流程不顧時效;也不要只顧效率缺失流程,關鍵是平衡好二者的關系。
“比如有人說我搞研發創新很厲害,但創新的價值如何體現,創新必須通過轉化變成商品,才能產生價值。”研發中心成立到現在也出了不少論文及專利,有多少轉化成產品,有多少轉化成商品,創造了多少高附加的價值,值得我們思考。一項創新或成果,要么產生社會價值,要么產生經濟價值;如果都無法做到,這樣的創新成果是否有意義?魯泰畢竟是個企業,追求利潤是企業維持自身發展的宗旨。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企業在追求利潤之外,追求自身發展之外,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建議研發中心以后要注重創新成果轉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考核篩選出一些真正能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項目和產品,進行扶持發展,做大做強。
“道路設計時要博士,煉鋼制軌要碩士,鋪路要本科生。但是道路修好了扳岔道就不要這么高的學歷了,否則誰也坐不起這個火車。”用人成本及創造價值的考慮,任老二十年前就意識到了;反觀研發中心現在博士、碩士人數不少,目前產出的效益與人力資源成本是否匹配也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F在流行一句話“走不出的浪浪山,脫不下的孔乙己的長衫”,都說知識改變命運,結果現在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成了命運的枷鎖;學歷不僅是敲門磚,更是我們下不來的高臺。我們的人才在述求較高薪酬與待遇的同時是否創造出與之匹配的價值?有沒有想過有什么措施可以助力自身的成長及研發中心的發展?
“研究其與公司總體目標流程的符合,與周邊流程的和諧,要簡化、優化、再固化。這個流程是否先進,要以貢獻率的提高來評價。我年輕時就知道華羅庚的一句話,"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蔽覀兊牧鞒毯团浞绞恰吧衿妗边€是“易”,是復雜還是簡單,對公司的總體目標是否符合,是否能簡化、優化,是否有利于效率、效益的提升。這方面個人觀點認為研發中心可以提升的地方太多了。
“什么叫業務為主導,就是要敢于創造和引導需求,取得"機會窗"的利潤?!变N售不是售賣產品,而是幫助顧客解決問題!錢是給內行人賺的—世界上沒有賣不出的貨,只有賣不出的貨的人。作為新材料為產品的研發中心的銷售,一定要“敢于創造和引導需求”,通過幫助顧客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開辟“藍海”市場,取得"機會窗"的利潤。
“華為的危機一定會到來的” 如何過冬是每個企業都要面臨的難題,能安全地度過冬天也是每個企業所追求的目標。老百姓種地謀生、居家過日子,需要居安思危。華為在高歌猛進之際,任先生引導他的職工要樹牢危機意識,學會居安思危,做到未雨綢繆。正是這位深謀遠慮的企業家,帶領華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績,成為全球通信領域的領跑者。
在學習《華為的冬天》的同時我們也學習了任老的另一篇文章《北國之春》。個人觀點認為:《北國之春》的參考價值比《華為的冬天》要差不少。這篇也是二十多年前任先生寫的文章,主要對日本企業過冬的情況及狀態進行了總結提煉,并提出了“華為怎么辦?”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路。現在二十年過去了,華為飛速發展、突飛猛進;而日本則經歷了“失去的三十年”,文章中的華為的標桿松下、NEC早已被華為遠遠的拋在身后。
文中所說:“日本企業面臨的三種過剩,沉重地壓在企業的頭上,使之調整困難。這三種困難是雇傭過剩、設備過剩和債務過剩?!薄叭绻?,華為的增長速度大幅減慢,日本企業的三種過剩都會在華為出現。沒有及早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就會陷于被動。”捫心自問,這種情況在研發中心同樣存在。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化解危機,變被動為主動,同樣是我們需要思考,并在具體工作中落實的。
“通道的墻上,隨處都能看到一幅張貼畫,畫上是一條即將撞上冰山的巨輪,下面寫著:"能挽救這條船的,惟有你。"其危機意識可見一斑?!?“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這兩句話是華為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思路。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不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只有思考、實踐、反饋、再思考,不斷的循環,才能得出正確的方向和方法。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企業的冬天總是要到來,但同樣的,冬天總是會離去,我們只有穿好"棉大衣",才能度過嚴寒的冬天,也才有機會迎接冰雪融化的春天。
唯有不斷在困難中成長,在危機中進步,我們的企業才能度過一個個冬天。我們相信,有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關心支持,有公司班子的英明決策、堅強領導,有全體人員的齊心合力、努力拼搏,我們一定能夠排除萬難,在市場競爭中越戰越勇,實現公司的安全、優質、高效、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