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風鳴蟬暑漸至,薄暮秋杉始覺涼。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處暑過后,天氣轉涼,暑氣散,秋意濃,秋葉黃,魚兒肥。處暑是夏天的尾巴,代表炎熱的暑天即將結束,轉而進入到氣象意義的秋天。
作為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暑是“出暑”,炎熱離開的意思。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氣溫逐漸下降,暑氣漸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一場秋雨一場涼”,退去了夏日的炎熱和沉悶,扼住了夏蟬此起彼伏的聒噪,秋蟲已經開始在草叢中低吟淺唱。
處暑有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對于漁民來說,處暑以后是收獲的季節。每年處暑期間,浙江沿海地區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開漁節”,漁民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開船出海。
最美人間處暑秋,一簾秋影入檐長。當然,最美的處暑,還是在詩詞里。“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陸游的這兩句詩,正是對處暑的最生動的描繪。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懷》中寫道:“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令人不禁感慨歲歲秋相似,今秋復來此。
暑去涼來,愜意滿懷。一個轉身,暑夏止步于此,處暑一過,暮夏的風有了秋的味道,而初秋是溫柔的,日間把夏天留下,日落后還帶秋風。林清玄曾說:“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葉青,人與海棠俱醉”。秋日飲一杯好茶,祛濕潤燥。道家說:人生如茶。浮時莫驕莫躁守住本心,沉時不屈不撓莫忘初心,才是生命的真諦。
未覺夏已盡,時至已新秋。蟬鳴漸微,荷花漸萎。夏將止,秋未滿揮別盛夏的張揚,迎接初秋的微涼。不冷不熱的天氣里,不緊不慢的日子里,有你陪伴,時光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