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了春的羞澀,夏的炙熱,迎來了秋季的涼爽。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反應一個季節的節氣。 按時節,立秋后是初秋的,早上天高云淡,晚上月明風清,氣溫一天天的下降,早晚不再那么的悶熱難受了,早晚的風兒吹在身上柔和了許多。 但是,立了秋,夏季的余熱仍未消減,中午火辣辣的太陽仍在天空高掛著,烘烤著大地。所以“當心秋老虎,小心中暑”。民諺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秋后一伏熱死人”。老人說,立了秋,不要高興太早,還要熱十八天呢。 立秋后,畢竟是三伏中的未伏,早晚應有了一絲的涼意。而且立秋后,每降一次的秋雨,氣溫也就隨之下降一點,叫“一場秋雨一場涼”。心靜自然就涼,當然啦,在這樣的一個節令里,夜晚,星空下,約三兩好友,悠閑漫步于鄉野的田埂,人只覺得一個字:爽。 秋天沒有春天的生機盎然,也沒有夏季的郁郁蔥蔥,一提到秋,就想起了秋風,秋雨,秋色,內心不免泛起一絲絲悲涼。秋,永遠與悲情、思念、離別、愁魂、傷感……糾纏在了一起。自古很多文人墨客,都在秋天抒發著自己內心的情懷。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生長在河邊的茂密蘆葦,顏色蒼青,那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刷刷的濃霜,那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氣。在這一蒼涼幽緲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時空里,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緒不寧的情狀,不時地顯現于我們眼前,原來他是在思慕追尋著一個友人。“秋思之祖”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極凝練的詩句勾勒出了一個天涯游子內心的茫然、孤獨、疲憊、感傷等;“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詩仙李白在秋色蒼茫的謝眺北樓,迎著蕭瑟的秋風,抒發著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然而,秋天還是成熟和收獲的季節,立秋三天,寸草結耔,身居鬧市,無法感受那種豐收的氛圍,農民伯伯眼巴巴地盼著秋天的好收成,就是從立秋開始才有了希望和盼頭。所以,沒有了秋,也就沒有了收獲。 民間的立秋農諺恐怕是24節氣之中的最多一個。如:“雷打秋,冬半收”“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立秋十八日,寸草接耔粒。”看來,立秋時間的早與晚,與莊稼收成的好與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立秋開頭坐一坐,來年春天要挨餓。”是提醒懶農的,立秋后,早涼晚涼,應抓緊這個關鍵的季節,對秋后農作物的田間管理。 天涼好個秋,秋的來臨,新月如鉤,夜清如水,雖沒有萬紫千紅,柳暗花明,但它是走向成熟的標志,是收獲季節的即將來臨。秋天柔情似水,有霧的朦朧,露的清涼。待到秋風送爽,瓜果飄香時,我們堅信,秋天真的來了。天變得那樣的高,那樣的藍,風是那樣的輕,那樣的柔和,大地上所有的生靈,隨秋風搖擺,有的紅得鮮艷,有的綠得深沉,有的黃得透徹。秋天,秋色,秋風,秋雨……飄落殘葉,不見成堆,又不見枯萎,這就是秋天別有韻味的美吧。立秋時節,念你秋安,遙祝秋宜。
【節氣┃立秋】天涼好個秋
中心動態
2021/08/18 09:25
上一篇:【節日七夕】七夕漫談